Block reference

不知道开发者是否能看得到此贴。我尝试在qq上给开发者单独发过几次信息都没有任何响应。

块引用是非常重要的功能
见文:


上文是南开大学博士王树义对块引用粒度重要性的的描述,

简单而言小粒度的块引用可以大大的提升链接的效率和可能性,让之前所有做过的任何笔记到现在都可以轻松的产生链接,构建“第二大脑”,这个功能的意义还是很大的。而大粒度的块引用“双向链接”是是非常多的软件很久之前就已经具备的功能并没有什么独特性。目前Obsidian不借助quicker动作的话只能做到[[ ]] 盒子 [[ # ]]盒子内的小单元引用的级别。

如果把[[ ]]形容成一个 盒子 、那么[[ # ]]就是这个盒子里的小单元 、而(( ))块 就是更小的内容的载体。obsidian目前缺失块的功能,我见目前这个大贴中很大多国内外朋友都在想各种办法解决此缺陷,而且此大贴目前也成为了需求类的最大贴。

我想到了一更多从软件层面就解决块引用的思路,这是基于借助标签来实现块引用的办法,在标签的基础之上。标签只要能全局修改,它就和块引用 (block reference)功能其实就一样了。目前国内的 蚕子 也已经用quicker实现了标签同步修改的功能,如下连接:

https://getquicker.net/Sharedaction?code=75a8ce9b-4a2b-4a0d-b57b-08d83289803e

这个功能的粒度 已经非常独有,它所达到的引用的块是比Roam Research要细腻的Roam Research根本无法做到。而且可以对行文格式外观没有破坏,但是如此会带来一个困扰,原来的标签功能无法正常使用,还有它并不能达到真正的块引的快捷方便的效果。

https://www.getquicker.net/Sharedaction?code=1ac2f804-1444-4897-72e8-08d8309f8f6f
另外还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利用quicker软件扫描全部的.MD文件做全局对某符号的识别实现块引用。用[[☛]]符号配合一个内置的☛引文文件做回链,但这个方法会带来一个缺陷就是把图谱(思维导图)的关系破坏,大量的链接只链向一个点。所以目前全局修改标签的方法是最佳的块引用方法。

但这个“标签块引用”功能要更好的实现需要软件原生内置才行,所以我到此贴中把这个想法反馈给开发者,开发者完全运用 #标签 的理念来做块引用,只需要在软件内把 #标签 换成其它符号比如 ((双括号 即可,如此标签和块引互相就不会干扰,打出((命令后 可全文检索关键词来引用,和用搜索功能一样,用这个命令实现可以把软件变得非常易用,((命令可以在标签功能的基础上 加上1、源文可回链 2、可全局修改3、在图谱中关系可见

就是 使用(( 双括号符号后 输入需要的字符 会出现下拉框 供关联筛选 ,选中某需要 块引用的内容 后就变成了 标签(块)一样的功能,这个标签也具备1、源文可回链 2、可全局修改3、在图谱中关系可见。

最简单说
这个标签符号 (( 要具备 1、全局搜索功能 2、回链 3
全局修改功能 就做到任意粒度的块引用了,这种功能也具备独创性。

补充:
回需要回链的定位可以用在软件中在 (()) 已经被标签的内容符号后计上十六进制(或36进制更简短)数值就可以大量数据的快捷定位做顺序记号产生回链,比如这是.MD文件中的第10亿个块 就可以表示为 ((源被引的块内容))5f5e100 即可轻松对数据定位,它就可以是第十亿零一个数据 ((被引的块内容))3b9aca01的源,就可以轻松做成了回链,这个定位的数据可以在软件内单独建立一个储存文件实现识别或者用比较好的算法再软件内无需多余文件直接实现,十六、三十六进制数值有字符短软件无需高算力就能识别的优势。

另外((被引的块内容))3b9aca01的3b9aca01和(())都可以在软件的CCS文件定制为隐藏,这样文本格式就会最大程度的不被破坏。
如果不想破坏md的格式进行导出其它软件使用,可以设定一个去除编码导出的选项功能即可。

如果有md文件需要到其它软件用的用户,开发者完全可以把这种(()) 引用的功能设置一个开关,这样即方便了只用obsidian的大部分用户,也方便了md文件需要到别的地方再使用的用户。

附上进制在线转换网页,这种十六、三十六进制转换是非常微小的算力就能做到
https://tool.oschina.net/hexconvert/

1 Like